※个人概况 李江山,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湖北省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2015年获中国科学院大学(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16-2019年于香港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系从事研究工作,2016年获选香港“香江学者”。2019年5月至今先后担任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研究员、特聘研究员。 主要从事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污染场地防控与修复等相关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工作。主持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中科院先导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国际合作重点项目、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发表第一/通讯作者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SCI收录93篇(Google Scholar H-index 45),入选全球TOP2%顶尖科学家榜单,出版英文专著3部。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美国专利2项),形成省级施工工法5项。主编国家行业标准2部,参编4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其中1项排名第二、1项排名第三)。目前担任《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Waste Management》等20余个期刊的审稿人,任本领域期刊《Environmental Geotechnics》和《Biogeotechnics》的编委。 ※教育和工作经历 Ø 教育经历 1. 2005.09-2009.07: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灾害防治工程(学士) 2. 2009.09-2012.07:武汉轻工大学 岩土工程(硕士) 3. 2012.09-2015.06:中国科学院大学 岩土工程 (博士) Ø 工作经历 4. 2015.07-2015.12,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5. 2015.12-2016.12,香港理工大学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系,研究助理 6. 2016.12-2019.05,香港理工大学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系,博士后 7. 2019.05-2019.12,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8. 2019.05-今,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香港理工大学固体废弃物科学联合实验室主任 9. 2020.01-今,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学术兼职 1. 2023.03-2027.02 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协会环境土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 2024.01-2026-12 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尾矿和矿渣技术委员会委员 3. 2023.04-2027.04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 4. 2024.01-2028.12 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与生态材料分会委员 5. 2023.03-2027.02 SCI 期刊《Environmental Geotechnics》编委 ※荣誉称号 1.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固废填埋场气液致灾原位测控技术与装备 (排名第5) 2. 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多源废弃渣土性态调控与再生利用关键技术(排名第2) 3. 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生活垃圾填埋场防渗系统失效污染防控的关键技术 (排名第3) 4. 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陈旧型垃圾填埋场污染防控与修复的关键技术 (排名第14) 5. 石油和化工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沿江地区化工遗留地块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管控模式开发 (排名第5) 6. 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重金属Pb(II)污染土固稳过程结构特性的演化机理研究(排名第1) 7.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循环经济科技创新青年突出贡献奖 (排名第1) 8. 中国技术市场金桥奖:生活垃圾污染防控与资源化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排名第5) 9.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 (排名第1) 10. 香港学者协会:“香江学者”荣誉称号 (排名第1) 11. 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排名第1) 12. 共青团湖北省委:湖北省向上向善好青年 (排名第1) ※承担课题 1.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泥质砂岩铀矿泥砂梯度旋流分离技术与装备(XDC0220301),2024/07-2027/06,3409.90万,在研,课题负责人.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型盾构药剂配方及多源盾构土性能改良与固污功能材料研发(2023YFC3707802),2023/12-2026/12,430万,在研,课题负责人. 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长江经济带化工园区场地污染防治技术集成与工程示范(2019YFC1804002),2019/12-2023/11,630万,结题,课题负责人.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177163,生物炭固化剂固化/稳定化复合重金属污染土机理研究,2022/01-2025/12,56万,在研,课题负责人. 5.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底泥基自胶凝注浆材料与堆填场固化稳定化技术研究(2021ZD0007),2021.07.01-2024.06.30,80万,结题,课题负责人. 6.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残渣建材高值化应用关键技术研发(115242KYSB20200002),2021/01-2023/12,100万,结题,课题负责人. 7.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B类,E029320101,2020/01-2022/12,500万,结题,主持. 8. 湖北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湖北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2024CSA096),2024/12-2026/12,50万,在研,项目负责人. 9. 湖北省重点研发专项:岩溶破碎带磷石膏堆存场渗漏污染防治与大宗消纳协同利用(2023BCB074),2023/01-2025/12,50万,在研,课题负责人. 10. 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城市污泥热解碳化工艺热能高效与产物高值利用关键技术研究(2023t07020011),2023/07-2026/07,20万,在研,课题负责人. 11. 企业委托:幕阜山区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排查与分析样品采集及流转项目,合作单位: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省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2023/07-2024/12,196万,结题,项目负责人.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改性富磷污泥灰固稳铅污染土宏微观特性演化规律及机理(41602315),2017/01-2019/12,20万,结题,项目负责人. ※发表论文(限5篇以内) 1. Jiang-shan Li, Wei Zhang, Xiao Huang*, Lei Lang, Chi Sun Poon, Qiang Xue. MgO-based supersulfated cement with different industrial by-product gypsum: Experiments and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4, 941: 173756. 2. Jiang-Shan Li, Wei Zhang*, Lei Lang, Chen-xi Dong, Kang Huang.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geopolymer containing phosphoric acid-activated fly ash and mechanically-milled kaolinite: Experiments and density function theory.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24, 441: 140992. 3. Jiang-shan Li, Yi-fan Zhou, Xin Chen, Qi-ming Wang, Qiang Xue*, Chi Sun Poon*. Engineering and microstructure properties of contaminated marine sediments solidified by high content of incinerated sewage sludge ash.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21, 31: 643-652. 4. Jiang-shan Li, Wenhao Jiang*, Shangqi Ge, Chen Feng, Xiao Huang, Ping Wang. Coupled model for consolidation and organic contaminant transport in GMB/CCL composite liner under non-isothermal distribution condition.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 2022, 150: 104893. 5. Jiang-Shan Li, Zhen Chen, Qi-ming Wang, Le Fang, Qiang Xue, C.R. Cheeseman, Shane Donatello, Lei Liu, Chi Sun Poon*. Change in re-use value of incinerated sewage sludge ash due to chemical extraction of phosphorus. Waste Management. 2018, 74: 404-412.
|